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首页
首页» 学院动态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做了一场报告

作者: wz          发布日期:2010-11-02     浏览次数: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1127下午,应理学院院院长高锦明教授邀请,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雷爱文教授在理科楼E316会议室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Oxidative CouplingChemistry between Two “Nucleophiles”(氧化偶联:两种亲核试剂间的化学)”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俊儒副院长主持,理学院、植保学院、生命学院教师和学生约40余人目睹了这顿文化盛宴。

众所周知,偶联反应是四大基本有机化学反应之一,雷爱文教授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已在国际顶尖杂志如Chem. Rev.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雷爱文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讲述了亲核试剂之间发生的氧化偶联反应,引导大家巧妙借助各种亲和试剂实现C-C键的构筑,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各种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特征,这些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思维,不仅拓宽了构筑C-C键的底物范围,也为C-C的构筑提供了更加高效绿色的方法。此外,他还跟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科研经历中的一些精彩故事,激励同学们要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力求创新。

整场报告持续了约3个小时,报告后,师生们与雷爱文教授热烈讨论了偶联反应以及绿色催化学方面的热点难题。

雷爱文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小分子(如O2, N2O, H2O2, NH3, ClO2-等)的活化,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高选择性、高效性的碳—碳、碳—杂原子键形成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金属酶的作用机制以及活性中间体的研究等。

 

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编辑:     终审: